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做母亲的都会买灯笼、花生、糖果等到嫁出的女儿家 “送中秋”送祝福。今天记者走访望牛墩镇内市场看到传统的灯笼非常畅销。
今天上午记者走访望牛墩镇内市场看到很多店面都有摆出各式各样的灯笼,有传统手工编织的灯笼,还有融合现代声光电的各种图案的灯笼,都非常畅销。
(档主):中秋节个个都要点灯笼,今年又是鸡年,所以(好卖),今年望牛墩很多人买这种灯笼。
在采访中遇到一位阿婆,手上拿的都是买来“送中秋”的礼物,还兴高采烈的为我们展示,她希望通过延续这种传统,能够给儿孙带来好意头。
阿婆:我们农村送中秋,婆婆每个孙给盏灯,给些花生,一人一些,给他们大兴大发,身体健康。初一开始,至到十五前,每年都给他们,每年都是一种传统,我们做婆婆一定要给,儿子要给,女儿也要给,每个孙都要给一盏灯。
针对市场上各式各样样的灯笼,让人眼花缭乱,阿婆告诉我们,她选灯笼主要是选看着漂亮和喜欢的,只要是灯笼都可以。
阿婆:逢是灯都可以的,你自己喜欢这个漂亮一点就买这个,随你自己,这个感觉好点就买这个,反正都可以,像这些玩具灯都可以的。
记者在市场看到,前来买灯笼的也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送中秋”的也主要是老人家,年轻人很少知道和遵从这个习俗,阿婆希望我们的传统能够不断延续下去。
阿婆:不知道他们今后会不会,将传统延续下去,想(他们延续),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节日多点来往,这些寄托婆婆对孙,对后代(期盼),希望他们平安,健康。(记者:范玲李国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