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降雨增多,蚊虫活动频繁,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如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
医生介绍,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感染基孔肯亚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2-12天,多数患者会出现突然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随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
望牛墩医院发热门诊副主任 黄柱全:普遍人群都易感。但是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者等需要特别注意,可能会引发重症。暂时没有疫苗和特效药,主要靠预防。特别注意的是,禁用阿司匹林,这种药物可能诱发加重基孔肯雅热关节损伤,建议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医生告诉记者,由于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疫苗或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病例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因此,预防的关键就是防蚊灭蚊,市民家中的积水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卫生,以免滋生蚊虫。
望牛墩医院发热门诊副主任 黄柱全:最好使用物理防蚊,例如使用蚊帐、安装纱窗、穿长袖等;注意化学防蚊,特别是在驱蚊液的选择上,优先选择派卡瑞丁。
(记者:梁婷婷 廖洪标)